初心照耀一甲子 矢志一流向百年——写在航空工业凯天成立60周年之际

来源: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8-16 00:05:16 浏览次数: 1

  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阳春三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它是智者开局谋篇的擘画、奋进者血脉的贲张、农民心中的盘算、少年眼中的憧憬。伴随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迎来了育英学校小学部春季田径运动会。

  运动会开幕式上,当一个个方队从主席台前走过时,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喊出了他们的骄傲与自信。

  阳春三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它是智者开局谋篇的擘画、奋进者血脉的贲张、农民心中的盘算、少年眼中的憧憬。伴随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迎来了育英学校小学部春季田径运动会。

  运动会开幕式上,当一个个方队从主席台前走过时,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喊出了他们的骄傲与自信。

  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初期,党中央毅然决定以“60亿斤小米”举全国之力优先发展航空工业。带着“保家卫国”的红色基因和“追逐蓝天”的恢宏梦想,凯天蹒跚起步。60年来,一代代凯天人矢志不渝,日夜兼程在践行使命、追赶时代的赶考路上,锤炼和弘扬“志存高远、敢于胜利、善于创新、共享荣光”的企业精神,绘就了航空报国的恢宏画卷。

  1962年2月,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原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将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成都航空机械仪表厂,同年4月,成都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也并入仪表厂,代号161,又名“清江仪表厂”。由此,一群心系家国、热衷航空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解决航空仪表传感器短缺问题为己任,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统筹建设和生产,当年即完成了一型部队急需的传感器试制,迈出了立足航空、忠党爱国蹒跚而又坚实的一步。

  60年间,凯天坚持“为国防制造精品”,以为国防事业提供耐用、好用、管用的产品为己任,累计高质量生产交付很多类型的传感器、大气数据系统、起落架收放控制管理系统及别的产品数百万件,覆盖歼、轰、运、教、直等各类机型,不断推动武器装备跨代升级,保障部队“打赢”目标实现,被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保障集体二等功”,获评航空工业集团和多家主机厂所金牌供应商。聚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稳步践行融合发展,一直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军用航空领域成熟技术向大安全、大防务、民品民机领域拓展,工业总产值累计超过140亿元。

  在建厂初期,凯天发展遇到了很难来想象的困难,当时设备陈旧,缺乏生活设施和办厂经验,尤其是缺少领导人员和技术骨干。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凯天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澡堂变仓库,食堂变车间,课堂变研究室,老师做管理,学生当工人,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没厂房,自己修;没配电,自己搭;没饮水,自己挖!规划了第一个方案,画出了第一张图纸,制成了第一套工装,产出了第一个零件……彰显了凯天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气。

  在改革开放时期,凯天紧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内部承包”“抓大放小”“仿三资”“主辅分离”“股份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研制能力,使公司成为大气数据系统“国家队”;利用专业方面技术优势先后开发了爆破片、民用传感器、汽车调速器、疏水阀等系列民用产品;开展国际合作,承揽外贸转包业务,基本形成军、民、外贸发展格局……凸显了凯天人敢于自我革命,打破“大锅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

  在兴装强军的新时代,凯天坚决贯彻集团公司“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发展的策略,明确了建设“一流高科技企业”发展目标,明晰“125”专业发展布局及“12345”实施路径,形成了传感器、密封与连接、流体传输竞相发展的产业布局;践行报国强军使命,着力打造成具有卓越质量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以“三个质量提升”为抓手,持续开展质量文化教育,大力推进质量全面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实物和服务的品质;坚决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标准落实“科改示范行动”各项任务……展现了凯天人走出“舒适区”,挺进“无人区”,解封“卡脖子”,誓要“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骨气和底气。

  从第一个膜盒式仪表试制成功,凯天就坚定不移走技术领先发展道路,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的第一任务与第一责任,努力将科学技术创新“痛点”转化为“亮点”。其研制的高精度振动传感器是目前国内唯一技术成熟度高、可全自主保障的机载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研制的三轴大气数据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为不同飞行包线下的直升机提供高精度大气参数的设备;凯天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将基于非接触传感器技术的起落架收放控制管理系统、基于光纤传感器技术的结冰除冰系统在飞机上推广应用的厂家。凯天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牵引,落实集团公司“创新决定30条”,建立了产品、技术和能力“三个清单”;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搭建“1+3+3”融通创新平台,构建基于IPD和项目制的型号项目管理体系架构,有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60年间,凯天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余项,专利授权30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40余项。创新人才集聚,拥有科学技术创新人才“雁阵”,其中“首特一”专家9名,各类专业总师/副总师50余名,研发人员700余名。创新资源富集,拥有复杂气象环境试验风洞等专业实验室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2%,新品收入占比超过40%。

  60年的发展史,也是凯天与相关利益方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近年来,凯天秉承“共创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内外发展命运共同体。

  打造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创共享平台,研究落实集团和地方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深耕航空航天市场,开拓非航防务市场,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圈;精准对接客户的真实需求,构建了“面向主机、分片管理、分级授权、反应迅速”的“片区+行业”的防务市场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引进行业内外优质要素融通,搭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扩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朋友圈”。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指导思想,主动通过社会化协作提高一般能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命运共同体;加大与高校、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搭建科学技术创新内外融通平台,构建开放共建、合作共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

  打造航空梦想者奋斗者价值创造与事业成功的平台,增强员工“发展认同、专业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以领先文化力激发干部职员前进的拼搏动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进干部履职担当;对专业总师和副总师授权赋能,健全责任制,确保项目取得成效;畅通“成长通道”,科学设置人才晋升层级,让每一位奋斗者都有用武之地;实施分层分类差异化激励,营造“奋斗者为本”的氛围;构建以“事业关爱、环境关爱、情感关爱”为核心的员工关爱工程体系,提高了干部职员幸福指数。

  初心照耀一甲子,矢志一流向百年。展望“十四五”,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战鼓催征,凯天将对标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要求,落实航空工业“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战略,昂首阔步向建设一流高科技企业加速迈进。